《芥川龙之介》,此词条收录于12/18,仅供参考
芥川龙之介(平假名:あくたがわりゅうのすけ,1892年3月1日-1927年7月24日),日本作家。出生于东京,号“柳川隆之介”“澄江堂主人”“寿陵余子”,俳号“我鬼”。原姓新原,后被舅父芥川道章收养,因此易姓芥川。
芥川自幼受传统文化熏陶,很早就接触中日古典文学。学生时代的芥川成绩优异,1913年他考入东京帝国大学(东京大学前身)英文系,大学期间与菊池宽、久米正雄等人两次复刊《新思潮》[a],由此踏上文学创作道路,也因此被称为“新思潮派”作家。大学毕业后,芥川进入海军机关学校担任英语教官,但很快辞职进入大阪每日新闻社专心写作。1919年,他与塚本文结婚,并在次年生下长子比吕志。1921年,芥川以大阪每日新闻社海外视察员的身份前往中国,游历了多个城市并会见了许多中国名人,此次旅行成为他后来创作《中国游记》的基础。从中国回来后,芥川的健康开始恶化,并影响了他的创作。1927年7月24日,35岁的芥川龙之介在家中服用安眠药自杀,在他留给妻子及友人的遗书中记载了自己的自杀动机是“对未来只有隐约的不安”。
在其短暂的一生中,创作了近150篇短篇小说、55篇小品文、66篇随笔,以及大量的评论、游记、札记、诗歌等。代表作有《罗生门》《鼻子》《山药粥》《竹林中》《戏作三昧》《地狱变》等。芥川龙之介在日本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,与夏目漱石、森鸥外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文学的三大家。1935年,在其自杀去世8年后,其好友文艺春秋社长菊池宽为纪念他,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芥川奖,该奖项现在是日本文坛重要的文学奖之一。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发送到本站邮箱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